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用毛竹做二胡 小学民乐团人人会乐器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网 时间:2017-06-14 点击:

  这两天,“非遗薪传”浙江传统音乐展演展评余音绕梁,让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郭艺感慨的是,在浙江传统音乐的队伍中,还有一支小学生组成的民乐团体,用手中最普通、甚至有点掉漆的演奏乐器,带着稚嫩小脸上的认真表情,给大家呈现了一个精彩的民乐节目,也让大家对这支民乐团充满了好奇。

  这支学生民乐团来自于丽水缙云的长坑小学。校长助理马老师告诉记者,民乐团自1992年成立以来,已有25年的历史。铁打的民乐团,流水的学生,虽然民乐团成员每年都在更替,但民乐团从来没有一天搁置下来,到了今天,学校实现了“人人会一种民乐乐器”的目标。

  长坑小学是缙云县一所典型的农村山区小学,位于丽水缙云东渡镇长坑村,12个班级的学校被分成了4个校区,全部学生也就是498名,老师28名,师生全部寄宿。正是这样一所小学,在全国都有了一定的名气,不但是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教育先进单位,也是我省著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山区示范小学。省里相关领导视察过学校,还给予了全校师生很大的鼓励。

  马老师告诉记者,学校虽小,但有着“根扎缙云,花开丽水,果结浙江,志在中华”的远大办学理想,从1995年开始,长坑小学民乐团的孩子们就先后在省市县各级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奖无数。2016年,孩子们的打击乐重奏《金鼓神威》获得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打击乐节全国银奖,同年,孩子们表演的婺剧《斗战神猴》获得了缙云县文艺汇演一等奖,并参加中央电视台六一戏曲晚会录制。

21.jpg

  “说来也许你不相信,早几年,民乐团的孩子们是没有专业乐器的,他们用来表演的乐器,很多都是自己、老师和家长们一起动手做的。”马老师告诉记者:“幸运的是,二胡、笛子这样的民乐,都是可以自己做的。我们真是‘自强不息、自力更生’!”

  民乐在缙云农村非常流行,村民们也很喜欢民族器乐二胡、笛子等的演奏表演,所以家长对孩子学习民乐具有很高的认同度,但当时就孩子们家庭经济条件来说,家里确实没有学买乐器的钱。

  于是,学校就提出了“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口号,开始阶段大家因陋就简,自己动手用毛竹筒蒙上蛇皮制成二胡,还用毛竹筒自制谱架、双响筒、响板等乐器,沙锤则是用废弃的饮料瓶加上木柄制成的。当年省市领导到学校视察艺术教育工作后,说长坑小学是用“毛竹筒精神”开拓了农村小学艺术教育之路。

  马老师说,民乐队成立后,光自制的二胡就有50多把,各类打击乐器有200多件,有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孩子们的乐器短缺问题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现在,学生们的大多数乐器都已经由家长购买,部分专业乐器也有社会上的机构和人士捐赠。“但每个人只有一件乐器,大家都还是很小心使用的,哪怕断根弦,都要心疼半天。”

  二十多年的坚持,长坑小学的师生们终于练出了一支不亚于准专业婺剧团演奏水平的少年民乐队,只要需要,学校随时可以拉出有70多人组成的民乐队,演出一台高质量的民乐演奏节目,这不仅在丽水,即便是整个浙江省的农村学校也是不多的。

郭艺告诉记者,正是这群孩子,让偏僻的农村学校充满了温情和活力,也让传统音乐在他们中间传承,这份热情值得每一个非遗保护者和传承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