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保养手册 >

制作古筝所需要的材料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网 时间:2015-10-23 点击:
  白松又名为华山松、五须松在秦巴山区、渭北一些山区丘陵都可栽植,年平均气温应在15℃以下,年降水量在600—1500毫米。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山地褐土、红黄壤、红色石灰土上都能生长。但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格,不耐干旱和瘠薄,更不耐盐碱和排水不良。华山松较能耐寒,在零下7—10℃的低温下能正常生长,在高达零下31℃的绝对低温下也可生长。华山松树形高大、针叶苍翠、球果累累,也是庭园绿化观赏和营养丰富可口的干果树种。
  白松主要用于古筝的内框,特点是强度与韧性都非常高,可以在琴弦应力下保证古筝的形制,解决了红木质地过硬导致框架崩裂、楠木质地过软框架变形的问题,经研究发现,白松框架对古筝的音色起到粗过滤的作用,白松框架为内侧板的古筝音色更加柔和。
  白松主要处理工艺是防虫和自然风干。
  白松内框以无结疤为佳。
  桐木
  种名:泡桐(pāotóng)
  拉丁语学名:Paulownia
  英语名字:Foxglovetree,Royal&Paulownia,EmperessTree
  别名:白花泡桐,大果泡桐,空桐木,水桐,桐木树,紫花树。毛地黄树,皇家泡桐,皇后树
  泡桐属的拉丁名来源于俄国沙皇保尔一世的女儿,荷兰王后安娜·保沃罗夫娜(1795年–1865年)。
  分类:
  域:真核域(Eukarya)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唇形目(Lamiales)
  科:泡桐科(Paulowniaceae)
  属:泡桐属(Paulownia)
  目前用于古筝制造中的桐木最佳品种为兰考泡桐,兰考也是当年焦裕禄书记在治理沙土地的时候大批种植,由于泡桐对热量要求较高,对大气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河南兰考的气候反而成就了兰考桐木的优点:木质疏松,利于音质传导,兰考是中国最大的乐器面板基地。
  兰考泡桐(P. elon□ata)。树干通直,树冠宽阔、圆卵形或扁球形。树皮灰褐色。小枝节间长。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钝或尖,全缘或分裂,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被灰黄色或灰色星状毛。花序狭圆锥形,花蕾洋梨状倒卵形,花大,长8~10厘米,花萼钟状倒圆锥形,浅裂约三分之一,花冠钟状漏斗形,浅紫色。蒴果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5厘米,直径2~3厘米,外有细毛而无粘腺,不粘手。种子小,椭圆形,连翅长5~6毫米。集中分布在河南省东部平原地区和山东省西南部。安徽北部,河北、山西、陕西、四川、湖北等省均有引种栽培。垂直分布海拔可达1400米。
  桐木主要用于古筝的面板和底板,在开料以后,需要经过浸泡、蒸煮、自然风干、烘烤等程序处理才可使用。
  装弦前还需在面板上涂上虫胶液,防止蛀虫。
  面板是决定古筝音质的核心,以阳面中段通纹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