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厂商动态 >

从调律冠军看珠江钢琴的工匠思维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网 时间:2015-10-15 点击:
  2015年10月11日,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珠江·恺撒堡杯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钢琴调修工种总决赛圆满完成了各项赛程,珠江钢琴集团员工陈兆殷、张松枝分别荣获大赛冠亚军,珠江钢琴集团也再次蝉联了此项赛事的冠军。
为什么珠江钢琴有这么多调律师参加调律比赛,并且屡屡在广州市、广东省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还经常包揽前几名,甚至连续蝉联赛事冠军?这个要从珠江钢琴60年来形成的工匠思维里找答案。

  大格局——打造顶级技术团队

一架钢琴的诞生,需要经过300多道工序,将8000多个零部件完美的捏合在一起,即是高超的技术展现,又需要完美的艺术呈现。为实现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让每架钢琴成为一位灵魂歌者,珠江钢琴认为应该从技术团队入手。珠江钢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长期引聘国外专家20余名,包括国际著名钢琴设计大师、高档钢琴恺撒堡钢琴的设计师托马先生、恺撒堡艺术家系列钢琴总监制史蒂芬·默勒以及著名钢琴制造大师安德鲁、坎贝尔、霍泽等等;和著名钢琴演奏家刘诗昆先生等国内外著名钢琴演奏家30余名长期深入合作,形成了一支包括国际钢琴设计大师、国际钢琴制造大师、国内外著名钢琴家在内的技术专家团队。珠江钢琴正是依靠庞大的顶级专家团队,保证了公司在技术和工艺上的持续领先。
在专家团队的带领下2007年底,珠江钢琴推出了国内第一个专业高档钢琴品牌——珠江·恺撒堡钢琴,填补了我国高档钢琴生产的空白,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和专家的高度评价。8年来,凭借着卓越品质,恺撒堡钢琴先后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国庆60周年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九艺节、上海艺博会、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奏响民族强音。
珠江·恺撒堡钢琴的设计师托马(Lothar Thomma)是一位来自德国的造琴大师,他也是世界上钢琴制造业里著名的大师之一。托马1958年在德国荣获钢琴制作大师证书,先后在德国数家知名钢琴公司从事钢琴制作、钢琴设计工作,并担任技术主管,曾在德国专门的钢琴研究机构从事钢琴制造技术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珠江钢琴集团聘请托马先生为高级技术顾问,研发高级钢琴,并负责培育珠江钢琴设计专业人才队伍。

  大手笔——投入技能人才培养

钢琴制造在很多人眼里都是神秘的,按照托马大师的话说,“钢琴是不能完全靠机器生产的,超过50%以上需要手工制作,技能和经验就变得非常重要,螺丝太紧了不行,太松了也不行。一台钢琴里8000多个零件,每个部件都必须做好做均匀,否则便容易出现问题。
珠江钢琴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让在技能人才的培养上不遗余力,致力于打造一支由全国技术革新能手、行业技术能手等技能型人才组成的技工队伍。一个新工人在上岗前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才能领取上岗证开始独立作业,很多重要工序的岗前培训期达到3个月甚至半年。从一个新手到熟练操作,需要师傅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用心体会,并且要认真对照作业说明书反复操作实践,期间还会有每月一次作业质量考评考核,工序长和检验员也会毫不留情的指出哪怕是一点点的操作不当和质量瑕疵。值得一提的是,在珠江钢琴工作10年以上的生产技术工人占比超过60%,这个比例在制造业中很高很罕见。
随着珠江钢琴的持续热销和产量大增,生产的工序分工越来越细,能够全面掌握全部钢琴制造工序的全能技工也逐渐减少。为培养更多的全能型高技能人才,珠江钢琴创新型的开起了全脱产高技能人才培训班,每年在全公司范围能挑选有潜质的技工,在各个工序上进行全脱产轮岗学习,制定多个技术娴熟的师傅专门指导,并请公司内的技术人才讲授钢琴制造理论课。每期培训班1.5-2年,毕业要进过严格考核,毕业后仍然从事生产、工艺等技能技术工作。几年来已经成功开展了多期培训,为珠江钢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储备了大量人才。

  大舞台——让技能人才尽情挥洒

在珠江钢琴,技术技能人才是非常受尊重的,公司也给了他们更多的成长空间和发挥舞台。新科省调律大赛冠军、80后的陈兆殷现任高档手工钢琴恺撒堡艺术家系列钢琴的生产厂KA厂厂长,管理着这间完全按照德国传统工艺做琴的车间,同时他还是公司主要的音乐会用琴调律师,还是调律师培训班的讲师。陈兆殷热爱钢琴制造,热爱音乐,同时又具备很强的管理水平,带领团队不断提升KA钢琴的制造和工艺水平。2012年广东省钢琴调律大赛冠军陈德然现任三角琴厂常务副厂长,担负在珠江钢琴三角琴的生产、质量和工艺重任,2010年的广东省钢琴调律大赛冠军吴智杰在做好音乐会用琴、培训等工作同时,还负责高档三角钢琴的整理调律和工艺改进任务。这样的例子在珠江钢琴比比皆是,让高技能人才尽情展示和发挥,不断推动珠江钢琴的技术工艺和管理等各项工作更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