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艺考当捷径或得不偿失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网 时间:2013-03-03 点击:

  中国乐器网讯 据报道,年味儿还没散去,各大艺术院校里纷纷涌入的考生和家长便共同打响了一场“艺考攻坚战”,全国有接近百万人怀揣各自梦想加入了浩荡的“艺考大军”,占所有高考生的10%左右。北京某艺术院校招生老师告诉记者,很多考生是那些本身对艺术兴趣不大,只是将其视作升学“捷径”的“速成生”。

  实际上,为了提高艺考门槛,近些年很多高校都在逐步加大对考生文化知识的考核力度。这条“捷径”已经越来越难走,缺乏艺术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即使通过“速成培训”考进高等院校,也会学得很痛苦,不可能在专业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考生在选择这条路时,要权衡利益关系,谨慎选择。家长也要和孩子理性沟通,不惜代价地拿到个文凭,最后也是得不偿失。 
不留作业仍要课外教育

  北京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北京市教委出台的八项减负规定无疑是中小学生收到的最好礼物。新学期开始,小学低年级学生从过去的“不留书面课外作业”变为“不留课外作业”。此外,中小学也不许给家长留“家庭作业”。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适度的动手能力培养,科学的行为习惯养成,以及与家庭联动的亲情教育、基础层次的道德教育和认知教育等,都是需要留给孩子们在课外、在家庭去完成的“作业”。因而,现在虽然有了“不留课外作业”的规定,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就此忽略“课外教育”。

  孩子们的全面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些动手性强、参与性强、趣味性强以及能体现家、校和社会联动的教育。家长还是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进行一些辅助性的教育,比如带孩子参加一些家庭或社会活动等,而不是放任了事。 

  谁让孩子成了电子娃娃

  近日听朋友如此感叹,现在的孩子都成了“电子娃娃”了,玩电脑、用手机、看电视,一样比一样着迷,一个比一个玩得溜!孩子何时何地开始对电子产品如此感兴趣。记者发现,长辈特别是父母不经意间正成为“电子娃娃”的幕后推手。“别哭了,爸爸给你手机玩”“妈妈忙着,你自己玩电脑去”……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语。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切莫图省事成为“电子娃娃”的推手。如何让孩子享有一个既充满童趣又尽量避免电子产品负面影响的童年?记者认为,除有意隔离孩子与电子产品的接触外,让孩子走出家门是关键。回忆年少时,陀螺、跳方格、捉迷藏……这些传统游戏给记者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因此,有关部门及家长应给孩子创造游戏场地、时间,让孩子回归到集体户外游戏中去,真正从集体游戏中获得乐趣。  

  莫让中国式陋习走出国

  先是影星黄渤在帕劳潜水时捞到“中华”烟盒,直呼“丢不起脸”,日前又有中国乘客被曝在法航航班偷拿红酒,着实让人汗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的国人越来越多。然而,许多陋习也被带了出去,不文明行为令中国游客在国际上的形象变得每况愈下。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形象大使”。由于国内外的礼仪和习俗不尽相同,加之一些国人文明修养的欠缺,习以为常的种种陋习被顺带“出口”——乘机迟到,起飞时不系安全带,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等。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文明的典范,成为高道德标准的模范,但至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坚守文明底线。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入中国,你代表的不仅是你个人,而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