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黎族竹木器樂走進大課堂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网 时间:2012-11-05 点击:

  樹葉聲、鼻簫聲、灼吧(一種黎族樂器)聲,聲聲入耳。

  “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樂器的演奏方法。”下午4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職業學校黎族竹木器樂班又開始上課了,30多名學生好奇地盯著講台上形狀各異的黎族竹木樂器。

  黎族竹木器樂傳承人黃照安一邊講授一邊拿起片樹葉含在嘴巴裡,輕輕一吹,“啁啾、啁啾———”黃照安模仿吹奏的鳥兒叫聲惟妙惟肖,學生們聽了個個都睜大了眼睛,看著講台上的樂器,躍躍欲試。

  “黎族樂器不少於40種,傳統樂器主要有八大件:獨木鼓、叮咚、口弓、哩咧、嗶噠、拜、鼻蕭、灼吧等。”黃照安如數家珍地介紹后,進入吹奏環節。他仔細認真地將口型、鼻孔、運氣、指法等吹奏要點逐一告訴學生,並手把手教授學生吹奏,大家開始興趣盎然地練習起來。

  “唧唧、唧唧———”黎族學生小石口中的樹葉發出了響聲,小石頓時興奮起來﹔“哆、來、咪、發、唆、啦、西、哆———”女學生郭瓊美的鼻簫飛出了音符,臉上露出了喜色﹔帶眼鏡的黃斌在老師的指導下,終於將灼吧吹出了簡單的旋律,他高興不已。

  “多學一門技藝,以后出去找工作也好找。”郭瓊美告訴記者,現在保亭好多旅游景區都缺少會吹黎族樂器的工作人員,將來自己學會了也可以去應聘這些崗位。

  黎族樂器傳承是黎族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黎族樂器的推廣普及要從孩子開始,從學校普及黎族音樂教育,讓更多的人認識和喜愛黎族音樂。

  基於這種考慮,保亭職業學校於今年10月10日正式開辦了黎族竹木器樂班,每星期上1小時課,聘請省級黎族竹木器樂傳承人黃照安授課,重點學習黎族傳統器樂的種類、制作特點、表現形式、藝術特征及演奏方法技巧等。

  保亭職業學校校長黃進輝告訴記者:“設立黎族竹木器樂課程,目的就是在傳承、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方便他們畢業后拓寬就業門路。”

  臨近下課,黃照安給同學們示范演奏了鼻簫曲《歡樂的黎寨》,那淳朴、親切、優雅、委婉的旋律,讓學生們感受到了一股深厚而悠遠的氣息,體驗到了一種原始而真實的傳統文化特色之美。

  據了解,除了在縣職業學校開辦黎族竹木器樂班外,保亭縣教育部門還在縣思源小學開設黎族竹木器樂課程。近幾年來,黎族傳統民歌、黎族竹竿舞等民間傳統文化已經進入了保亭縣的中小學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