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网讯 即使是对古典音乐不那么熟悉的朋友,应该也不会对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这个名字感到陌生。退一步说,即使你不怎么听古典音乐,那么你至少读过《傅雷家书》吧?你一定知道《傅雷家书》是当年傅雷先生写给儿子傅聪的一封封书信的汇编结集,而阿什肯纳齐就是1955年与傅聪一道参加肖邦钢琴大赛,并一起获奖的“小伙伴”。
那次比赛,阿什肯纳齐拿了第二名,傅聪虽然只得到第三名,却同时拿下了“最佳玛祖卡演奏奖”。所以那次“肖赛”上,两个人的成绩应该算是平分秋色。值得一提的是,1955年拿到“肖赛”次奖、次年又拿下伊丽莎白女王钢琴大赛头奖的阿什肯纳齐,1962年又报名参加了柴科夫斯基钢琴大赛。要知道在1958年的第一届“柴赛”上,苏联人眼睁睁看着一个叫范·克莱本(Van Cliburn)的美国小年轻,在莫斯科自己的家门口拿走了头奖,归国后的克莱本在全美各地都赢得了民众对待英雄般的簇拥和欢呼。所以到了1962年的第二届“柴赛”,前苏联政府请出已然成名的阿什肯纳齐再度参赛来为他们一雪前耻。肩负特殊“政治任务”的阿什肯纳齐没有令他们失望,最终与来自英国的钢琴家约翰奥格东(John Ogdon)共同捧得头奖。
如果说曾经的洛林·马泽尔和如今的祖宾·梅塔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阿什肯纳齐与他俩相比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本人曾多次来华,或率领悉尼交响乐团作访华巡演,或客座指挥广州交响乐团,或与儿子一道来北京演出双钢琴音乐会。
“不想当指挥的钢琴家不是个好父亲”。放眼整个古典音乐圈,和阿什肯纳齐一样钢琴家出身,后来又转行做了指挥的大有人在,比如巴伦博依姆、艾森巴赫、郑明勋、科奇什(Zoltan Kocsis)。但是像阿什肯纳齐这样又弹钢琴,又指挥,还要跟儿子一起弹双钢琴的好父亲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直到现在,已届高龄的阿什肯纳齐还在为“迪卡”(Decca)不间断地录制并发行钢琴独奏作品唱片,并且十分偏爱录制作曲家钢琴作品全集。无论你喜不喜欢他,我想至少都应该对他心怀十二分敬意。毕竟,这个身高不足160公分的小个子男人,年过八旬依然在他无限热爱的音乐舞台上展示着无穷无尽的热情与魅力。
这个月阿什肯纳齐将与英国爱乐乐团展开新一轮的访华巡演。适逢“西贝柳斯年”,这次阿什肯纳齐将指挥英国爱乐乐团为北京观众献上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虽然这部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今年已在北京的各大音乐厅和剧院轮番上演,但我敢保证,作为“西贝柳斯专家”,阿什肯纳齐对于这部交响曲的诠释想必不会让北京的观众失望的。
阿什肯纳齐与英国爱乐乐团音乐会
2015年6月20日、6月21日19:30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曲目:
6月20日
节日序曲 肖斯塔科维奇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柴科夫斯基
第三交响曲 圣·桑 (管风琴:理查德·皮尔斯)
6月21日
普罗米修斯序曲 贝多芬
第一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独奏:爱丽丝·纱良·奥特)
第二交响曲 西贝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