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网讯 日前,家住山东威海经区的吴女士为女儿买钢琴时,请女儿的钢琴老师一起去挑选。经过老师“帮忙”砍价,标价2.6万的钢琴,最后以2.2万元的价格购回。事后吴女士得知,女儿的老师从琴行那里拿了上千元的回扣。
近几日,记者走访威海市区部分琴行了解到,在琴行与家长之间,少数钢琴老师往往成为买卖的桥梁,而这也为“琴托”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知情者:“琴托”一年可赚两三万
上世纪80年代,李阳(化名)就曾在一家器乐培训机构担任钢琴培训老师,对于“琴托”产生的过程十分熟悉。
“那时候学琴的孩子很少,市区也没有专门琴行。每次有家长咨询,我就推荐性价比高的品牌钢琴,让他们去外地购买。”李阳说,现在,学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缺乏对乐器的鉴别能力,选购时一般会咨询并委托钢琴老师选购。为争夺客源,一些琴行便与一些钢琴老师达成协议,只要引来客源并售出钢琴,就给予一千至四五千元不等的回扣。如此,仅帮琴行卖琴,有的老师一年就能收入两三万元。
李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钢琴老师一个月培训30个课时能赚2000多元,而成功“推销”出一架钢琴就可轻松拿到两三千元的回扣。
规矩:有老师看琴要给“好处”
3日,记者以学生家长名义来到市区一家琴行,工作人员立即迎上来推荐钢琴。经讨价还价,琴行对两款钢琴分别给予了500元和1000元的优惠。随后,记者表示要让钢琴老师帮忙看看钢琴品质,琴行负责人则表示,如果要老师帮忙,优惠可能就少了,因为要给老师“好处”。当记者追问琴行一般给多少好处时,这名负责人却不作回答。
随后,记者以钢琴老师的名义拨打了另一琴行的电话,声称受家长之托要买琴,并问店主如果买卖成功可否给“好处”。琴行老板马上同意了这一“要求”,并称他做了十几年生意,对于这些“规矩”是心知肚明的。
这位店主还说,一些钢琴老师会在他的琴行“定点”买琴,而他一般也都会给老师10%的回扣。
琴行:不给回扣怕琴托“挑刺”
据记者了解,琴行对“琴托”也是爱恨有加。虽然“琴托”帮琴行推销了钢琴,但索要的回扣很高,有时甚至超过钢琴本身的利润,这让琴行方面心存不满又无可奈何。
威海市区一家琴行老板介绍说,如果不按“规矩”给回扣,有的“琴托”在试琴时就会故意挑刺,干扰家长的选择。为保住客源,即使“琴托”胃口再大,他也只能尽量满足。尤其是规模不大的琴行,更要依靠“琴托”的照顾。
走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家长对钢琴市场行情不是很了解,往往会将买到好琴的希望寄托在钢琴老师身上。这也成为“琴托”赖以生存的土壤。
李阳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钢琴前,不妨到网上多查阅一些品牌信息,尽可能多了解市场行情,在委托他人选购钢琴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成为“琴托”的“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