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西洋乐器大庙会上演绎“老成都”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网 时间:2011-02-15 点击:
  中国乐器网讯 “卖汤圆!卖花喽!……”带有怀旧味道的街头叫卖声,从一群舞台上的外国人的口中发出,虽然洋腔洋调却也传神有趣,引发台下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昨日下午,在成都武侯祠结义楼,几位来自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与成都本土的音乐家们同台,共同演绎了一场名为“老成都”的音乐会:打击乐、爵士乐等西洋音乐与二胡、笛子、川剧锣鼓等中国的传统乐器密切配合,并辅以人声表演,将弹棉花、掏耳朵、打麻将、街头叫卖等具有成都特色的声音表现得淋漓尽致。
  川剧锣鼓与大提琴在共鸣,笛子与钢琴配合默契,再加上清音、金钱板、川剧等地道的川味节目,这样一台中西合璧、韵味十足的音乐会让很多台下听众很是过瘾。华西都市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结义楼座无虚席,现场时时爆发热烈的掌声。观众赵阿姨兴奋地对记者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听外国人演奏,虽然有点听不懂,但是我觉得还是很好听很热闹!”而年近60岁的王先生则对在西方乐器伴奏下的清音、川剧表演很感兴趣,“在洋乐器的伴奏下,有很特别的味道!简直是一场洋大戏!”
  音乐会主创人员之一是来自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邹向平。他向记者介绍,《老成都》首创于2002年,曾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公开演出多次,广受好评。此次是他们首次将此音乐会带到中国演出。提到创意的来源,《老成都》的创作发起人之一、澳大利亚打击乐手万尼莎深情回忆道:“10年前,我们来成都旅行,听到成都街道上的各种叫卖声,特别新奇,感觉非常好听好玩,就想着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我们的音乐创作中。其实音乐的界限是宽泛的,并不一定是乐器发出的才是音乐,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音乐的素材。”万尼莎还透露,要学习成都街头叫卖声很不容易,“要说出那种腔调,我们学了很久,不过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