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母亲叶双玲带着叶嘉齐坐在了面前时,记者注意到了她脸上的从容而阳光的微笑。叶嘉齐的恩师、杭师大钢琴系的徐洁副教授告诉记者,“2004年刚来我这里学琴时,她的脸上没有笑容,不说话。”
叶嘉齐出生在台州三门的农村,母亲在村里的厂打工,而父亲曾买了辆货车跑运输。可因为成本上涨,只得放弃,目前只能打些零工。为了陪伴女儿去富阳读浙江省盲校,妈妈也辞掉了工作,到富阳买了套小户型陪女儿。失掉了经济来源的这一家,只得靠叶玲分别当公务员和医生的两位妹妹的全力资助,日子才能艰难地过下去。
然而,2003年从二胡转学钢琴之后,叶嘉齐的钢琴之路却一直没有断过。“为了教我女儿,徐老师真是太耐心了,她想尽了办法。”叶妈妈告诉记者,一开始他们也没有多远大的目标,只是想启发心智,或许以后可以当个调琴师。“可徐老师说不行,盲人学琴为什么就比健全人差?就是要与别人比一比。”
不过一开始,徐洁很苦恼,因为叶嘉齐的问题太多了。“弹琴时很机械、很僵硬,不敢做肢体动作。这是盲人的天性使然。”徐洁要求她必须做出动作来,她在身后把着叶嘉齐的肩部,伴随着音乐不停推摇。“慢慢地,我就放开了,习惯了。”叶嘉齐说。
苦心孤诣之下,叶嘉齐的琴艺突飞猛进。从2006年至今,她10余次在浙江和全国比赛中获奖。不过,她很少因为是盲人而在比赛中受照顾。2006年中国音乐国际比赛上,叶嘉齐与一名健全选手分数并列第一。组委会投票,5名评委中,2人投给她,3人选择另外那个琴童,理由是叶嘉齐的错音略多。她也因此屈居亚军。“当时挺郁闷,可是现在我要感谢评委的公正,如果那时他们照顾了我,我以后可能不会改正自己的错音了。”叶嘉齐笑着说。
去年10月,叶嘉齐创造了奇迹:在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总决赛中,在八个组别的第一名共同参加的终极PK上勇夺冠军,拿下了唯一的特金奖。“其实那天我超放松,觉得这个奖跟我没关系。前两个选手比赛时,我还在座位上睡着了。”
如果是健全人,叶嘉齐的前途应该是光明的,然而双目失明使叶嘉齐的钢琴之路依旧笼罩着浓重的阴影。“尽管有入读中央音乐学院的来家俊这样的幸运盲童,但毕竟专业音乐学府不是盲校,要跟上健全的同学们,叶嘉齐和妈妈得付出极大的努力。” 徐洁感叹道。而叶嘉齐则表示:“离高考还有四年,现在我不去想那么多。这四年里,我就是要一门心思,尽可能多地学到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