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网讯 位于都市桃源的一家盲人推拿馆里,进门口一台钢琴总会吸引到店人的注意。昨天上午,“馆主”刘骑忙完手头的事,从楼上下来,熟练地坐下,掀起琴盖,一首略带忧郁的《千纸鹤你别哭泣》从指尖流出。这首创作改编的钢琴曲,正是前不久在全市的残疾人汇演中演出的曲目。旋律婉转,弹奏连贯,听着琴声,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位盲人在演奏。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每天还能弹上几首曲子,是刘骑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光。
没有光明的日子里,音乐替代了画画的色彩
刘骑并不是先天失明。
8岁时的一场意外伤害,让他失去了右眼的视力,随之左眼也受到了影响,视力每况愈下。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视神经萎缩,一个接一个夺走刘骑眼中最后一丝光亮。
小学六年级起,刘骑就休学在家。直到16岁,他到了南京市盲人学校读书,从头学习盲文,钢琴也是在那时候开始学的。
刘骑说,自己小时候喜欢画画,失去光明后,音乐替代了他这个爱好。“因为我觉得音乐是有色彩的。”
教他钢琴的的盲校器乐老师,一开始却并不看好他,甚至断言他学不出什么名堂。“我当时学琴已经16岁了,他从来没教过我这么大的学生,而且乐感也一般。”
但是,凭着爱好,刘骑坚持到学校礼堂听乐队活动的训练,坚持了一个学期,老师被他的执着打动。
在熟悉了88个琴键之后,刘骑开始从《一闪一闪亮晶晶》这种手指移动幅度不需要太大的曲目练起。
盲人学琴有一个特点,除了要自己摸熟琴键,还得有人给他念谱。“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盲文琴谱都很少。”刘骑说,在学校时,老师给他们念的比较多,但老师时间有限,所以他就自己用盲文“抄”琴谱,抄了很多。
琴房的钥匙到了他手里,再也没换过手
当时南京盲校总共只有3台钢琴,但是学琴的盲生有许多。一般来说,3个学生共享一台钢琴,轮流练习。学生之间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琴弹得最好,谁就负责保管琴房的钥匙。
这种无形的竞争,也激起了刘骑的好胜心。
刘骑不记得自己花了多久拿到了琴房的钥匙,只记得,自己拿了琴房的钥匙后,就没换过手。
在盲校的三年里,刘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在琴房一练就是一天。
从16岁开始听着琴键学琴,刘骑只花了三年,考了三次,就考过了十级。在盲校三年期间,他还曾3次与理查德克莱德曼同台演奏。当初曾断言刘骑学不出什么名堂的老师,如今,刘骑成了他最得意的学生。
在学校期间,刘骑还组建了乐队,开始自己搞创作,其中《千纸鹤你别哭泣》曾获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二等奖。
人生的怎么走,他选择了一条务实的道路
琴弹得好,刘骑也没有把课业落下,在学校的三年,几乎年年都是三好生。
当初,在音乐上能有如此造诣的盲人并不多,有人曾经帮他规划好毕业后的道路:考中央音乐学院,到时候有机会到中国盲文书社做翻译;或者回南京盲校当音乐老师。甚至还有经纪人找上门,要把刘骑包装成“明星”。
但最终,刘骑选择了自己的路——回到家乡常州,开一间盲人推拿店。刘骑说,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在南京或北京买房,太不现实,而且学音乐也需要投入很多。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刘骑从盲校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京市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主修推拿专业。毕业当年,就在常州开了无极盲人推拿馆。
开店十余年间,务实的刘骑也不断摸索推拿技术,还有人从无锡、重庆等地慕名而来。刘骑还帮3名有不同程度视力障碍的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尽管是残疾人,但刘骑觉得,一定要为自己创造一个谋生的手段。父母也要给残疾孩子一个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这不光是能自立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你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近10年的,刘骑已经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推拿店的生意也稳步推进,音乐依旧是他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爱好,“有时候夏天,会有周边的阿姨到店里来唱歌,我就给她们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