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吕剧传承要从娃娃抓起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网 时间:2015-02-02 点击:

  乐器网讯:“作为地方戏,吕剧独具山东地域文化特色,其传承应从娃娃抓起。”1月26日下午,山东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15组分组讨论现场,山东省政协委员、省吕剧院艺术研究创作室主任高静发言时激动地说,“吕剧一些经典选段应被写入山东省内中小学音乐教材,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乡音。”

  吕剧是我国知名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语言淳朴生动、唱腔优美悦耳,在山东、江苏、安徽及东北部分地区拥有大批拥趸。受新兴文化娱乐消费方式冲击,近年来地方戏发展不同程度地遭遇瓶颈,吕剧也不例外。

  高静说:“推动吕剧进课堂意义重大,让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先听,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可以慢慢培养出他们的兴趣,进而产生亲切感。”她认为,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吕剧,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

  《李二嫂改嫁》是吕剧经典剧目,一段55秒钟的“前方上好消息连连不断”选段让很多普通人熟记于心。“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内容理应丰富,55秒钟的吕剧选段加进教学环节应该不难。”高静说,在地方音乐教材中添加地方戏内容,既有利于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生活,也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现在吕剧传承发展的一大障碍是人才断档。”高静说,演员有热爱、酷爱的劲头才能传承好吕剧,这种劲头首先来源于接触,“吕剧进课堂,正是让孩子们接触地方戏瑰宝的最好方式。”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让高静深有感触。她说:“如今很多孩子、年轻人不知道吕剧等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的地方戏,他们文化消费的主要途径是看电影,喜欢快餐式、碎片化的消费。”高静对上述现象表达了担忧,她认为,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需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入脑入心。

  高静将优秀传统文化形象比喻为“中国菜”,将外来文化比作“西餐”。“‘西餐’当然可以吃,但不能天天吃。‘西餐’吃习惯了,吃‘中国菜’觉得没味道。那样还谈什么占领思想阵地?”

  高静对习近平总书记“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的论断也非常支持。“对地方戏而言,好的剧目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她介绍,山东省吕剧院最近创排了《称重》等弘扬正能量的小戏,着眼于贯彻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