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音乐走出去”的创新与期待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网 时间:2012-04-15 点击:

  中国乐器网讯 位于上海闵行区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是一家具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走进树荫掩映的厂区,宽敞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在对二胡、琵琶等精美的民族乐器精雕细琢。
  作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技术和综合实力最强的民族乐器制造企业,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生产古筝、二胡、琵琶、月琴、柳琴、扬琴、马头琴、笛、箫、笙、锣、鼓等近百种民族乐器。2011年,仅古筝就销售6.3万台。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不仅是民族乐器的生产者,更是我国民族音乐的推广者。在二楼办公室,28岁的姚晓蕾正和几位民乐演员商量着一场汇报演出。作为厂里“敦煌新语”民族乐队的队长助理,姚晓蕾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她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到知名乐团工作,而是选择到上海民族乐器一厂。
  “敦煌新语”民族乐队组建于2005年,只有6名队员,成立以来却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了200多场,还走出国门,到日本、德国、新加坡、法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80多场,所到之处深受观众喜爱。
  “每一场演出我们都是一专多能,既会拉二胡、中胡、高胡,也会弹古筝、中阮、大阮,还会敲手鼓,吹笛子,一个半小时的音乐会不在话下。”姚晓蕾自信地说。
  最让姑娘们感到骄傲的是,去年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的第八届“东方之韵”国际音乐节上,“敦煌新语”精彩的中国民族音乐演出,在47个国家50多个艺术代表团中脱颖而出,赢得了金奖。
  今年,世界著名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已经向“敦煌新语”民族乐队发出了盛情邀请。“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最大的特点是民族色彩鲜明。“在世界的舞台上,演奏中国民族音乐;在优美的乐曲中,传播中国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感到最开心的事。”姚晓蕾说。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王国振对记者说:“民族乐器制造业不仅肩负着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使命,还应成为弘扬民族音乐的文化产业。以前,我们是借助文化搞产品营销,现在是通过产品营销文化,让中华民族的音乐走向世界。”
  为了普及民乐教育,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每年都要举办、协办上百项社会文化活动,积极参与重大国际性活动,开设学术论坛,编辑民乐书刊。2006年,厂里还创建了敦煌艺术学校、敦煌音乐教室,并走出国门,目前已在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家成立了16家,还曾在日本成功举办海外二胡考级。
  “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国的民族音乐一度陷入低谷。当年,上海制造民族乐器的有好几家厂,如今大多关门了。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厂也曾经做过玩具、卖过家具,但我们始终没有对民族音乐失去信心,终于迎来了春天,日子越过越红火。”王国振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我国文化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王国振决定加大“音乐走出”的力度,与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合作,开办中国民族音乐培训班。但作为一家企业,仅每一位培训老师一笔不菲的差旅费,都令他感到捉襟见肘。
  “音乐无国界。中华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期待政府有关部门在支持‘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采取措施支持我们‘音乐走出去’。”王国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