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市场探测 >

仲量联行:互联网+将促进深圳文化产业园转型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网 时间:2015-08-28 点击:

  中国乐器网 仲量联行近日发布研究数据显示,深圳成规模的文化产业园达50家以上。作为新兴发展产业,目前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和物业出租或销售进行盈利,仍属于传统的房地产运营模式。“新常态”下,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仲量联行华南区工业地产部总监张宁就此作了研究与分析。

  挑战来自哪里?

  越来越多房企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发,市场竞争加剧。张宁表示,传统房地产企业受中国经济“新常态”影响,住宅等传统业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在深圳发展规划中文化创意产业是政府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形下,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推动力或者借文化创意之名,进行融合式发展成为很多房地产企业的选择。

  文化创意企业需求与高租金矛盾,导致园区产业空心化。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市场导向型产业,文化创意企业更愿意选择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区。张宁指出,受深圳市房地产物业供需关系的影响,深圳办公物业(包含文化创意园)的租金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同时,在国内经济整体增速放缓的宏观背景下,文化产业进入调整发展阶段,文化创意企业对于成本控制的敏感程度不断上升。因此,在园区通过传统房地产运营模式提供物业服务的前提下,不断上涨的租金会导致部分文化创意企业流失,将出现产业园区的空心化现象。

  发展路在何方?

  张宁认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将不再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方向。深圳文化创意园区要想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进行转型。

  转型方式一:打造生态产业链体系

  转变传统地产的运营观念,以产业方式进行运营。充分发掘目标主题产业的产业链,将产业链上下游有机结合,使园区内形成完整、高效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帮助园区企业节约成本、提升企业价值。通过产业链的打造,形成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避免产业园区空心化现象。

  转型方式二:互联网+

  在移动互联概念的影响下,利用“互联网+”低成本、高效率与突破变革的运营模式,建设发展虚拟园区平台。结合线下的实体园区,做好线上虚拟园区的运营,形成线下线上有效补充,相互促进,帮助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转型。

  转型方式三:文化+金融,整合金融资源,畅通金融渠道

  资金问题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文化产业既是知识密集型也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其资金回报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导致中小型文化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面临融资困难,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帮助文化创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是园区成功运营的重要手段。园区作为平台运营的主体,整合金融资源,建设多元化的园区投融资体系,满足园区企业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