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演出信息 >

《忆往思来 ---- 陈长林习琴七十年古琴音乐会》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网 时间:2016-09-18 点击:

  《忆往思来 ---- 陈长林习琴七十年古琴音乐会》
  时 间:2016.10.22
  场 馆:国图艺术中心
  发票提示:需开发票的客户,请凭演出门票的纸质票在剧场售票窗口开据发票。
  上半场
  1.龙朔操 据《神奇秘谱》陈长林打谱
  本曲又名《昭君怨》,内容出自昭君出塞故事。陈长林曾写有《谈谈古琴曲龙翔操和龙朔操》一文,发表于《音乐研究》1959年第三期。
  (陈长林打谱的第一首琴曲,1958年打谱)
  2.大胡笳 据《神奇秘谱》陈长林打谱
  汉末战乱中,蔡文姬被掠匈奴并生二子女,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乐曲表现了"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的情绪。
  (参加1959年的《胡笳十八拍》音乐会交流)
  此次演奏的是节本
  3.离骚 据《西麓堂琴统》陈长林打谱
  相传为唐代琴家陈康士据屈原"离骚"辞所作。曲意忧愤,充满爱国激情。本"西麓堂琴统"版本,颇有特色,和常见的"神奇秘谱"版本有所不同。
  (参加2001年的《全国第四次打谱会》交流)
  4,潇湘水云 据《神奇秘谱》陈长林打谱
  宋代郭楚望所作,解题有"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云之为曲,有悠然自得之趣。"曲中表现出云水掩映、烟波缥缈的艺术境界,抒发赞美秀丽河山的爱国之情。此曲流传甚广,有不同版本,而《神奇秘谱》版是现今所存的最早版本。
  (1994年打谱)
  下半场
  5.春思 据《西麓堂琴统》陈长林打谱
  描写、抒发春风和畅、欣欣向荣的思绪。旋律清新、节奏鲜明。似含有古代民间歌舞的曲调。
  (参加2001年的《全国第四次打谱会》交流)
  6.春江花月夜 据民乐合奏曲陈长林移植
  原为琵琶曲"浔阳夜月",1935年左右上海大同乐会改编成"春江花月夜"合奏曲。1958年陈长林移植为古琴独奏曲。乐曲描绘了泛舟于微波荡漾、月色迷离、优美宁静的春江之上的情景。
  (陈长林移植的第一首琴曲,1958年移植)
  7,二泉映月 据二胡曲陈长林移植
  原是阿炳(华彦钧)所作的著名二胡曲,曲调压抑悲怆、委婉深沉。把它移植为古琴独奏曲,是一个尝试。
  (1993年移植)
  8.碣石调·幽兰 据《古逸丛书》陈长林打谱
  对此曲曲情有不同的"解题"。例如有:"孔子历聘诸侯,皆不能任。自魏返鲁,于空谷之中见漪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之香,今乃零落,与众草为伍。"但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孔子适楚,厄于陈蔡之间,外无所通,蔾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益自慷慨,弦歌不衰。君子修德立道,不以穷困而改节,兰生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乃托辞于兰。"
  前者认为该曲有"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伤感情绪。后者则有"不以穷困而改节,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意境。陈长林赞同"后一种"的理解。认为《碣石调o幽兰》的乐曲内容是符合这"后一种"的理解的。
  (1994年初步打谱,2014年修改)
  陈长林简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1946年向闽派琴家--父亲陈琴趣和表姨吴子美学琴。1951、56年先后加入今虞琴社和北京古琴研究会,又向吴景略、张子谦、查阜西等名家学习,在闽派基础上兼学各家之长。1958年开始打谱,现已打谱74曲。曾多次应邀出席海内外古琴会议。例如1963、1985、2001年"全国第一、三、四届古琴打谱会";1990年第13届亚洲艺术节"古琴名家汇香江"音乐会;1996年台北传统艺术季古琴音乐会;1999年美国的两个古琴音乐会;2002、03年香港古琴演奏会及讲座;2010年在北大举办的"泰山北斗映蓝天·古琴大师专场"和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高山流水-古琴名家大师音乐会";2013年在恭王府举办纪念古琴申遗十周年的两场古琴音乐会;2013年应邀赴台湾辅仁大学举办演奏会、及教学等。曾任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研究生导师。1996年出版有古琴专辑《闽江琴韵》;2012、2013年出版有《陈长林琴学文集》;《陈长林古琴专辑》100曲8CD和《陈长林古琴谱集》88曲。
  陈长林1946年2月正式开始学习古琴,2016年2月已学琴七十年。
  《忆往思来 ---- 陈长林习琴七十年古琴音乐会》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