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著名大管演奏家刘奇
提起刘奇,熟悉中国管乐艺术的人无一不知,无一不晓。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名字,享有着“中国大管第一人”、“中国大管之父”、“中国大管艺术的开拓者”等众多绰号与头衔。半个多世纪以来,刘奇以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对大管艺术创新性的贡献,赢得了全国音乐界乃至世界管乐界人士的景仰和认同,并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尊敬和喜爱。
刘奇于1936年出生在河南省百泉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刘诚甫是河南师范艺术学院的老校长,著有中国第一本音乐词典,母亲马毅也是一位老音乐教师。刘奇自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酷爱音乐的他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941年,11岁的刘奇考取了国立音乐学院幼年班,先后师从潘美、盛雪先生学习钢琴、小提琴,1950年幼年班并入新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刘奇从此开始学习大管,这次专业的选择,使他与这件形似爆破筒似的乐器结下了毕生的情缘。
1951年,刘奇被选中加入中国青年文工团,于当年赴德国柏林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载誉之后,又随团在前苏联及东欧各国巡回演出达一年多之久。此期间,好学的刘奇开始广发涉猎自己的专业领域,只有一年大管吹奏经历的他,每到一个国家,就找当地的演奏家和教授上课,他逢高手就拜、见专家就学,通过自己的刻苦练习和努力钻研,大管演奏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不久,他的老师刘光亚因工作需要而回国,自此,15岁的刘奇正式上任,成为了中国青年文工团管弦乐队的首席大管。刘奇是一个对事业痴迷的人,对大管艺术的热爱使他不惜一切代价,此次赴欧洲演出令他大开眼界,出国前只知道一本《威森堡练习曲》的他,一下子见到那么多练习曲、独奏曲、协奏曲和重奏曲的乐谱,兴奋之下,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买了乐谱,回国时装了满满一大箱子,谈到此,刘奇颇为得意地说道:“这是我的一笔珍贵财富,它对我后来从事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我教学生吹奏这些作品,每个学生都不可能在我面前打马虎眼,因为这里面的每一条练习曲,每首协奏曲、奏鸣曲我都吹过许多遍,早已记得烂熟了”。
刘奇吹大管有着一种先天的灵气,这种灵气体现在他的刻苦和聪慧两个方面,说到他的刻苦几乎无人能比,当年他在国外为了尽快学会莫扎特的大管协奏曲,整天抱着乐器,演出前在后台练,演出后回旅馆还练,就是在旅行的火车上,他也要独自找个地方练,现今世界上的大管经典作品,几乎没有刘奇未接触过的,他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全部的精力。说到他的聪慧更是令人钦佩,他吹大管非常善于动脑筋,一般来说,大管的最高音是小字二组的f(20世纪初为小字二组的d,后发展到小字二组的e),而刘奇通过自己的苦练和钻研,很早就能够吹到小字二组的g,并自信地表示,如果用稍硬的哨子,他完全可以吹到HighC,这对于一件低音管乐器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刘奇不仅在自己的演奏中扩展了大管的音域,而且还发明了多项新颖的演奏技术,他发现我国民族管乐器唢呐能够演奏双吐音,便虚心地拜唢呐演奏家赵春亭为师学习双吐技巧。他在学习中努力开动脑筋,克服了自己生理上的先天障碍,很快就完好地掌握了双吐技巧,并进一步发展掌握了三吐技巧。后来,西方演奏家们也找到了这两项技术的演奏方法,但他们比刘奇掌握这两项技术至少晚了十年。刘奇不仅向唢呐演奏家学会了双吐、三吐技巧,还学会了另一项管乐演奏的绝活——循环换气,这项技术打破了西方管乐理论的极限,为大管演奏技术的完善及音乐表现的自如提供了更加开阔的天地。
众所周知,现今的管乐器都是单音乐器,大管也不例外,作为双簧低音乐器,自古以来它就是演奏单音的,但刘奇却在此创造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他竟能在一件乐器上同时吹出三个音或四个音的和弦,做出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他在大管这件乐器上的大胆改革。刘奇作为一位颇为有心的大管演奏家,很早就发现了这件乐器在构造上的缺陷,首先是音准,这个问题从大管诞生起一直延续了三百多年。大管的管身细长,但他的几个基本音孔却要设置在双手能够得着的地方,故这些音孔必须斜着打洞,而洞打得角度稍有偏差,就会产生不准的音。再有,音孔的大小、高低位置的对比都是影响音准的重要因素。刘奇发现了这些问题,也一直想对其进行改造,后来,北京管乐器厂的青年工人郝云给他带来了机会,刘奇为此反复试验,想了很多办法,重新设计了孔位的大小、角度及位置,郝云则根据刘奇提供的误差数据进行改造,经过长期的磨练和试验,他们终于改造成功了新型大管,正是用这种大管,刘奇才吹出了同时发声的和弦。为此,国家发给了他最高荣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文化部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