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家长之窗 >

学生上钢琴课时,弹得没有像在家里时那么好,是不是正常的?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网 时间:2016-11-18 点击:

  一般是正常的。但也有学生,在老师面前比在家里弹得反倒好些,也是正常的。
  为什么说两者都是正常的?这种现象涉及到演奏美学上的一个道理。
  大家知道,钢琴谱是固定不变的。那里记录了作曲家的意图,指示了乐曲的基本性质。不过这种对“意图”和“性质”的记录,并不能像有图纸、有模具的工业产品那样,每次造出的产品都一模一样。同一乐谱的不同人的弹奏,以及同一人的每次弹奏之间,实际上都是不同的。这些不同,是因为弹奏者的个性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不同,也与特定场合下弹奏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具体的,则表现在力度、速度、音乐的语气、音乐的色调等方面的微小差异上。
  但是,乐曲的基本面貌又必须是相同的,人们一听就知道,他们弹的是同一首乐曲,不是不同的乐曲。
  钢琴演奏的吸引人之处实际上就是在这同与不同之间的,这就是理论上称之为“二度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当然,优秀钢琴家们弹奏同一首乐曲之间的不同,主要是艺术个性的不同,不是好坏之别;而孩子在钢琴课堂上弹得比在家里差,去可能是因为没练好。不过,本质上,换了个场合弹得不一样了,都不是奇怪的事情。
  有进学生在课堂上弹得比在家里好,是因为上课时精神更集中,有强烈的在老师面前要弹好的有的愿望,他要把平时刻苦用功的成果在他所信任的老师面前展示出来。
  弹得差,是因为钢琴、房间都变了,与在家里习惯了触键、声音的感觉都不一样了。另外,听都也变了。在家里是家人或自己听,心里没有负担,现在是专爱挑错的老师在听,担心出差错,心里有负担,影响了对乐曲的专注。
  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呢?主观上,唯一的办法是加倍地刻苦练习。假如较好的弹奏是十分的话,那就练出十一、十二分来。到了老师那里,打点折扣,还可以弹出九、十分,如果有更好的发挥,那就是十二、十三分了。客观上,有机会的话,多在各种场合,例如在新的听者面前,在新的环境下弹奏,能在小型的演奏会上演奏更好,以锻炼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完整、自如弹奏的经验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