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对于“考级族”来说都是一道必须经历的坎。这几天,艺术考级已经提上日程。
★7月30日、31日大提琴考级
★8月1日起钢琴考级
★8月3日起古筝考级
★8月14日起琵琶考级
……
送娃学乐器、学艺术究竟为了什么?孩子真正喜欢吗?为何要考级?如何冲刺考级准备?
今天,小编来与你聊聊这些话题。
学乐器、学艺术为了谁?
先和孩子一起练就强大内心!
纵观身边的家长圈,家有琴童、舞蹈女、架子鼓男的家庭比比皆是。
学艺术让孩子们充满灵性、开发左右脑、锻炼胆量和自信、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有一技之长,说不定可以在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和未来考大学中走艺术特长生道路……学乐器、学艺术的好处说也说不尽。
于是走上这条路的孩子越来越多。有一些家庭让孩子自由选择,有些孩子则是“遵从父母的意愿”。学乐器、学艺术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家长?
小编曾经与不少家长聊起过这个话题。
“看到人家都学,我要是不送孩子去学,将来孩子没有一技之长会不会怪我们没创造好条件?”
“小升初挤独木桥,如果有艺术特长生渠道,为什么不试一试?”
“家里有钢琴,我小时候没出息,就指望着娃了!”
与不少充满期待的家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陷在“围城”的家长走上了这条路不好打退堂鼓,但同样规劝着身边的朋友,“送娃学钢琴前要千万想好,一旦踏上这条路就是不归路,除了每天练琴、每周学琴,以后还要接送娃的训练、演出甚至到国外奔波,牵扯的精力和时间难以想象。”
要知道,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练琴是非常辛苦、枯燥的事情,要出成绩贵在坚持。
作为家长,是否准备好了陪伴孩子走这条路,是否能在孩子犹豫哭泣的时候,耐心予以鼓励。所以家长们,在送娃学琴之前,请先自己练就好强大的内心,再做决定不迟。
为什么要让孩子考级?
“你的孩子过几级了?”每年7、8月份,乐器圈子里的家长都快把这句话当成见面问候语。每年这个时候,艺术考级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虽然有些家长坚持只是为了培养孩子兴趣和一技之长,并不以考级为目的。但也有更多的家长认为,考级是对孩子学习过程阶段性的鼓励,是证明现有能力的一种方式,应该去考。
总体来看,考级到底有什么益处?为何要让孩子参加考级?
1.培养孩子自信的心态
考级和其准备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累积的财富。在过程中,孩子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某个目标,是非常让他高兴的事情。这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对未来的学习生涯很有好处。
2、迎难而上的毅力和积极性
主动积极地去练习,攻克难关,拥有顽强的意志也是孩子的一种收获。在接触其他孩子的过程中,他会明白有竞争,从而找到自我的差距。成功了可以总结经验,失败了可以积累教训,激励他不断进步。
3、树立勇敢、从容的处事方式
面对台下的评委老师,还有身边围观的学生和家长,孩子可以在考级中独立养成自己勇敢、不胆怯的性格,学会淡定、从容的方式。他必须调整好心理状态来参加考试。
4、学会欣赏、学会面对挫折
考级、竞赛本身就是一种挫折教育的最好方式。不论是超常发挥,还是小有失误或者考砸了,都会让孩子有失败后再站起来的经历。当然,看到同伴表现得好,也会学会欣赏他人,拥有健康的心态最重要。
5、提高综合能力和素养
不论是演奏时手眼耳等身体各方面部位的协调,还是面对考官老师各种评价后的心理活动,孩子都可以在过程中慢慢提高自我修养,认识美、欣赏美,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6、证明自己,为未来学业铺路
在这一点上,若孩子未来需要走上艺术特长生的道路,那么考级是必须的,也是证明自己的一个平台。2016年也有很多高校如北大、清华、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招收艺术特长生,砝码慢慢攒,未来就有冲刺的可能。
考前如何准备?
对于琴童们来说,把自己的演奏状态调至最佳,就能发挥自己的应有水平。以下几条要诀不妨尝试。
1、静下心,模拟考试场景
琴童们可以找一处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地方,可以是家里,也可以是琴房,最关键的是要让自己的心智能够高度集中,心里暗暗模拟自己在考级现场,学着如何快速调整自己的紧张情绪,快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